“云喂投”难运营?街猫全面撤出长沙
三个摄像头捕捉吃播,主角表情憨厚迷人,观众纷纷打赏,络绎不绝。
近日,宠经注意到,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反应哈啰街猫(以下简称街猫)即将全面撤出长沙地区。经宠经说查证,街猫因长沙地区设备维护和城市运营遇到挑战,不得不对该城市进行全面撤退。
面对即将撤离的情况,街猫为长沙的用户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撤离后提供一个木制小屋,作为猫屋的替代,以便继续照顾流浪猫。
第二种方案是引入“守护人租用模式”,用户可以租用现有的猫屋,月租费用为228元,其中包括100元的流量和云服务费用,以及128元的设备租赁费。此外,该模式还包括一个返现机制,租用者在自己的猫屋内喂食是免费的,并且如果其他网友在这些猫屋喂食,所有收入将归守护人所有。
公开资料显示,街猫是由本地出行及生活服务平台哈啰推出,于2023年4月上线,通过投放智能猫屋,并将其联网至AP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线上观看流浪猫“干饭”。同时也能线上支付的形式让设备自动投放猫粮。截止去年10月,街猫已开通了上海、杭州、广州、长沙、成都、等12座城市,并拥有超过1.3万台智能猫屋被投放。
这些智能猫屋装备了多个高清摄像头,并具备三项主要功能:线上云投喂、多角度观察和智能监控。通过APP,观众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看流浪猫吃饭的场景,并可以购买爱心币对猫咪进行投喂。除此之外,用户还能查看猫屋的详细信息,包括电池容量、存储的猫粮和冻干食品的量、以及已经进行的投喂次数等数据。
自上街猫推出以来,并因APP直播+“云喂猫”的趣味互动方式迅速“走红”网络,吸引了大量爱猫人士的关注。但尽管如此,街猫的创新模式背后仍存在争议。要问题集中在猫咪的安全性、对公共设施的占用以及绝育措施的实施情况。
在猫咪安全方面,由于上月街猫大量猫屋及用户信息遭泄露,虐猫者能够轻易地获知猫屋的确切位置,这使得流浪猫更易受到捕捉和虐待。甚至有些人在街猫APP中对某些知名猫咪提出高额悬赏。此外,最近在湖南师范大学南苑发生的严重虐猫事件也有人认为与街猫有关。
在公共设施使用方面,由于对居民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许多社区已经发布公告,禁止在其区域内放置街猫屋。此外,街猫项目在实施TNR(捕捉、绝育、放归)策略时也面临着批评。关键问题在于,捕捉和绝育这两个重要环节主要依赖志愿者来完成。许多志愿者缺乏必要的捕捉工具,且绝育补贴券的数量有限,导致大部分绝育工作仍需志愿者自发进行,通常被形容为“为爱发电”。
据街猫在2023年公布的数据,共发放了7506张绝育券,而实际进行绝育的流浪猫数量超过1.7万只。这一数据明显显示出绝育券供不应求,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同时,由于绝育成本超出补贴价格,志愿者还需要自掏腰包,这进一步质疑了街猫项目在TNR方面的可持续性。因绝育问题,同济大学喵咪同盟之前也发布公告拒绝让街猫屋进入其校园。
即使存在众多争议,街猫项目的发展势头仍然强劲。近日街猫宣布将撤出长沙,这一决定很可能与该地区的持续亏损有关。据街猫方面透露,目前一台猫屋的成本大约为4000元,而用户通过45天的众筹活动所筹集的540元猫粮收入,暂时无法覆盖猫屋的成本。
尽管如此,一旦猫屋投入使用,通过用户的“云投喂”,街猫能够获得更为长期的收益。因此,只有当云喂投入足够,街猫屋才能正常运营。而在长沙,可能即便有一定的云投喂收入,但这些收入似乎不足以弥补猫屋的高昂成本,这一困境加之设备维护和城市运营的挑战,促使街猫决定从长沙撤出。
总的来说,街猫项目是一个创新的社会企业模式,旨在通过技术解决流浪猫的喂养和照顾问题。这一模式的出发点是利用现代技术为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也带来了商业机会。尽管其初衷良好,但街猫项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多种问题。高昂的运营成本、运维挑战、安全和隐私问题以及法律法规的限制等问题也凸显了在实际执行中需要克服的多重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