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猫狗比娃多!年轻人不结婚,国家急了,拼命放大招

宠物猫狗比娃多!年轻人不结婚,国家急了,拼命放大招0
宠物猫狗比娃多!年轻人不结婚,国家急了,拼命放大招(892)
宠物猫狗比娃多!年轻人不结婚,国家急了,拼命放大招2024-08-27
宠物猫狗比娃多!年轻人不结婚,国家急了,拼命放大招新浪新闻
概述:文章深入探讨了当前中国年轻人婚姻观念的变化,指出结婚人数创历史新低,而大龄未婚比例上升,年轻人更倾向于养宠物而非养孩子。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简化结婚登记手续,增加结婚福利,以及延长婚假,同时设立离婚冷静期以减少冲动离婚。然而,面对高昂的婚育成本和复杂的社会压力,年轻人对于结婚和育儿的意愿和能力受到极大挑战,导致家庭结构和社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文章还提到韩国等邻国的相似现象,强调了扭转低生育率趋势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面临的复杂问题。

年轻人不结婚,国家急了,拼命放大招,一系列意外的事接连发生。结婚人数,再创新低。

民政部近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仅为343万对,同比减少了49.8万对,仅为2014年的一半左右,创下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与此同时,#30至44岁未婚女性比例大幅提高#话题冲上热搜。从 2000 年到 2020 年,30-44 岁未婚女性的比例从 0.8%上升到 5.6%,增加了 7 倍。同年龄段的未婚男性的比例,也从 5.5%上升到 12.7%。30岁还没结婚的年轻人,不着急了,在#大龄未婚比例上升意味着什么#的评论区,网友点赞最多的评论之一是:不结婚,意味着好日子还在后头。

随之而来的,是国家拼命放大招,最近又有两条热搜,同时冲上云霄。一条是“结婚登记不需要户口簿”,一条是“离婚冷静期”,这画面,让人无语凝噎:日前发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户口簿,也取消了过去对登记的地域管辖的规定。简单来说就是,结婚更容易了,离婚更难了。结婚怕你太冷静,离婚又怕你太冲动,这一幕相当魔幻。

1.为什么国家一边要降低结婚“门槛”,一边又抬高离婚的“台阶”?

2.为什么年轻人不结婚,家里的老父亲、老母亲倒愿意享受“夕阳红”?

3.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宁愿养猫养狗,也不愿意养娃?

婚姻大变局的背后,是转型期经济社会演变的潮水涌动,更多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发生了。

年轻人不想结婚,问题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相比2010年24.89岁,整体推后了近4岁。晚婚成了“常态”。

在高峰期,中国每年的结婚人数超过1300万对,而如今最低的年份已经不足700万对。而离婚意愿却在攀升。全国每年的“结离比”,从2000年的7.0,一路下降到如今的2.0左右,最低的2020年突破到了1.9。也就是说,大约每1.9对新人结婚,就有1对旧人离婚!相当惊人。人口学者何亚福预测,2024年全年结婚登记对数可能约为660万对,这将是自1980年以来的最低值,趋势似乎已经不可阻挡。甚至,很多年轻人宁愿养猫猫狗狗,也不愿意养娃了。

高盛有一份最新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城市“0-4”岁儿童有9000万名,同期宠物猫狗数量为4000万只。2024年,历史性的一幕出现了:中国城市宠物猫狗的数量,已经追平了“0-4”岁儿童的数量,两者均为5800万左右!一升一降,令人哭笑不得。高盛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宠物猫狗数量将超过7000万,而4岁以下幼童则会少于4000万,比例接近2比1。不少年轻人觉得,养猫养狗可比谈恋爱省钱、省心多了,也能提供情绪价值。何乐而不为?从宠物经济的繁盛,也许能窥见部分年轻人的心理:不是恋爱谈不起,而是小猫小狗更有性价比。

花小钱“为爱发电”,也是无奈之举。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杨凡等发现,在不婚晚婚群体中,仅两成受访者未来不打算结婚,大部分人仍有进入婚姻的意愿。

只不过,对这些有意愿的人来说,谈恋爱和结婚并不容易。近四成受访者说,没有时间谈恋爱或结婚。没有时间,或许是一个借口。更重要的是经济成本。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许敏波等研究,检验了城市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未婚比例和初婚年龄的影响,提出:房价上涨,主要使得 30 岁以下年轻群体推迟了初婚时间。

事实上,不仅仅结婚需要成本,离婚也很多是跟“钱”有关。近日,脱口秀演员步惊云吐槽离婚综艺——怎么大家都是两口子,他们的矛盾就那么体面呢?有网友一句话获得过万点赞:

月薪一万以下,没有感情问题。都是经济纠纷。

作为月薪三千的打工人,确实很难共情明星夫妻的矛盾。曾经,高额彩礼吓退了不少渴望结婚的年轻人;如今,婚育成本带来的无穷矛盾,同样可能让不少已婚的夫妻分离。简单来说就是,现代年轻人的婚姻,面临的挑战远远多于传统社会,太难了。面对种种困难,国家果断出手了,效果明显,但还远远不够。

8月12日,《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户口簿,也取消了过去对登记的地域管辖的规定。这也是继2017年全面取消9元婚姻登记工本费以来,对婚姻登记规定最大的一次修改。结婚变得越来越容易了,以后编电视剧本,再也不用出现“偷户口簿结婚”这样的情节了。婚姻登记将进入到“全国通办”的时代,这是对婚姻自由的进一步落实,也是全国联网带来的便利。此外,一些省份还增加了结婚的额外福利。8月20日,《浙江省婚假规定(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三条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职工,享受婚假十三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婚假。也就是说,未来浙江人的婚假天数,将从现在的三天增加到十三天,实现跨越式增长。这么好的做法,呼吁全国推广。

同时,“离婚冷静期”的政策,则显著缓解了离婚数量快速上升的势头。

人口学专家何亚福统计发现,从1978年至2019年,中国离婚对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1986年离婚总数突破50万对

1995年突破100万对

2007年突破200万对

2012年突破300万对

2016年突破400万对

2019年达到峰值470.1万对

……

不过,2021年民法典增加了关于撤回离婚申请的规定,明确: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即所谓“离婚冷静期”。随后,离婚对数大幅下降,2023年更是降到了259.3万对,只有2019年的55.2%。不得不说,这一政策设计还是非常有效的,减少了冲动离婚的发生。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

既然结婚是两个人同意才行,那么离婚只需要一个人反悔,就应该批准。设置冷静期,对其中一方并不公平,尤其是对遭遇家暴的女性,甚至可能有危险。显然,国家的政策还需要不断完善,适应新时期婚姻形势,解决种种新问题。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些新问题、新政策带来的影响,还将不断波及更多的社会群体,带来持续的连锁反应。以我们的东亚邻居韩国为例,年轻人已经进入了“三抛世代”——抛弃求偶、结婚和生育,来应对加班和房价的重重压力。

2023年,整个韩国新生儿人数跌破23万,总和生育率降至0.72,双双创下最低记录。这意味着,一对夫妻一生平均只养育0.72个子女。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今年直接“喊话”:如果不扭转低生育率趋势,韩国的人口最终可能会灭绝。

对此,国家不得不急,出台更多强有力的新政策,恐怕还得快马加鞭,及早扭转预期,防患于未然。

不过,许多新政策,也会同时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比如,结婚不再需要“偷户口簿”,年轻人结婚更容易了,甚至可以不通过父母同意,会不会出现更多“骗婚”的社会问题?毕竟,现实不是偶像剧,如果遇见骗子,后果很严重。“感情欺骗”在网络时代并不鲜见。此外,户口簿这一关,管的不仅是年轻子女,还有渴望“夕阳红”“黄昏恋”的老父亲、老母亲。还记得电视剧《都挺好》吗?丧偶单身的苏大强,迷上了保姆蔡根花,自以为遇上了真爱,坚决想结婚。殊不知,小蔡图的是他的房子。

2022年,上海有一位60多岁的阿姨,迷恋影视明星靳东,加入了“明星粉丝团”,参加所谓“应援项目”,前后砸进去20多万。而她在直播间见到的“靳东”,其实只是一张照片或者一段视频,和明星本人毫无关系。去年3月,江西刘女士的68岁母亲,也因刷视频陷入“假靳东”骗局,3年刷了3万余元。这可是团伙作案。光是去年上海警方打掉的“假靳东”诈骗团伙,就有8名犯罪成员,涉案金百万。这样的感情骗局,如果加上“不需要户口簿”的“自由婚姻”为手段,会不会坑害更多的老人?值得所有人警惕,警方更要关注打击。当老年人开始可以“自由结婚”,兜里的房产证、养老金,就更要看好了。婚姻不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国家大事,关系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稳定安宁。

鼓励结婚,道路依然漫长。

提高结婚率、生育率,降低离婚率,有助于提升全社会的福祉,但根本上来说,要真正为年轻人考虑。让婚姻回归初心,让年轻人更好地享受爱情和温馨的家庭生活,国家需要做的改变,还有很多。

热门推荐  热门推荐

月榜
年榜


    - 更多热门信息持续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