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0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397)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2024-08-30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李蔚
概述:文章主要探讨了宠物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在2024年至2026年间,宠物食品行业排定未来座次的窗口期。文章认为,为了从网红品牌转变为长红品牌,企业应关注企业增长动能的切换,从机会性增长转向结构性增长,以及从关注当下的竞争到创造未来的垄断。同时,文章强调了企业战略的重要性,并指出关注品牌从提供产品价值到提供精神价值。文章最后引用了农夫山泉钟总的见解,强调了企业生命力在于勇敢和创新。

上周在回来的路上,看了农夫山泉钟总在《对话》的访谈,他谈到了自己对财富、责任和卷的理解,其中对企业经营的快和慢的阐释,我认为非常有现实意义。

他说“慢是能力积累,企业要扎下去,没有捷径,即便是英伟达这样的科技企业,也是在缓慢积累过后迎来爆发性增长。”

每一个当下不过是为更远的未来做准备。

如果把时间周期再拉长到30年或者50年,无论公司经营还是个人成长哪有持续的线性增长,都是震荡上行罢了,关键是有这份知觉和勇气。

就像现阶段的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当下站在潮头的大部分企业,也许只是5年的过客。

让我们看看2019年-2024年,在5月这个时间切片下,竞争的格局有哪些变化。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

(数据来源:生意参谋)

5年过去了,猫主粮Top15,有2/3离开榜单,留下了麦富迪和皇家、渴望、爱肯拿、冠能这几个国际化品牌。

狗主粮Top15,有2/3的留存率,除了国际化品牌,我们依旧能看到伯纳天纯、比乐、凯锐思、疯狂的小狗等品牌的身影。

如果说2019年算是国潮+国货的崛起之年,那么2024年-2026年这三年是宠物食品行业排定未来座次的窗口期。

对于所有企业来说,如果希望从网红变长红,还是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除了流量和产品,站得高一点,望得远一点,还有这三件事更值得关注。

01.关注企业增长动能的切换,即从机会性增长到结构性增长。

企业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经营的角度,增长不仅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人才,更大的市场,增长还是解决一切当下的问题最简单的方式。

从投资的角度理解,增长率显然要比增长绝对值更能说明一个企业的价值。营收增长率与盈利增长率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企业增长的含金量;营收增长率与市场占有率比较更能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

那些曾立或正立潮头的企业,至少是抓住一个流量机会或者是产品创新机会,那些没有长红的,都是倒在了从机会性增长到结构性增长的动能切换上。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

相信很多初创企业复盘的时候,都有相同的感受,“原来是不知道为什么做成了,现在是不知道为什么做不成。”

之前成功,是在别人没睡醒之前启程。现在落后了,是因为赛道的产品拥挤程度和流量抢夺程度都加剧了。

所以,能长时间保持增长率的优势,不可能是靠一波机会性的爆发。

从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增长由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企业经营三部分组成。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

而经营增长,又会经历机会性增长、结构性增长和战略性增长三个阶段。

当一个企业的机会性红利已过,就到了钟睒睒说的要扎下去的阶段了,也就是结构性增长。结构性增长是什么?

与战略性增长相对应,就是既不改变企业在价值链的位置,也不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通过规划增长路径,识别增长动作,提升增长效能,来实现常态化的增长。

①规划增长路径

增长路径反应企业的增长观,是企业对未来增长的构思。

对于宠物食品企业来说,随着产业形态升级,品牌+电商的企业形态将逐渐出清,而根据企业的基因不同,一部分向产业链上游演进,以玛氏、雀巢普瑞纳为标杆,成为研发型或制造业公司,另一部向产业下游演进,以babycare、开市客为标杆,成为宠物全品类零售型公司,发展供应链管理、用户管理能力。

从增长路径上看,消费品企业可分为产品型、渠道型、顾客型三类,产品型未来大概率向上游发展,顾客型未来大概率向下游发展,渠道型则两者都有可能。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

第一类产品型增长,如农夫山泉这样的快消品企业。宠物食品行业大部分企业都是产品基因,善于创造产品概念和差异化。很多曾打造过1-2个亿元级大单品,但是其增长观往往也停留在创造第一个爆品的阶段。

当下宠物食品行业的资源门槛变高,已经大家一致的共识。

也许2019年你能用小步快跑、以战养战的方式打造一个亿级的大爆品,但是2024年竞争环境变了,媒介环境也变了。而这个环境对新品牌和老品牌都是一样的。

产品型企业的最大的挑战是缺乏聚焦,把大量的资源用在源源不断,长不大的新品上,用撒芝麻的投入方式,期待成功的概率。

第二类是渠道型(流量型)增长,少做产品创新,甚至不做产品创新,凭借强大的渠道能力实现扩张,比如达利食品,可比克≈品客、乐虎≈红牛、豆本豆≈维他奶。

宠物食品企业里也能看到这样的范例,比如某一口,在其产品概念中我们可以找到皇家、蓝氏、爱肯拿、麦富迪等多个品牌培育出来的市场概念。

这类企业最大的挑战是难进入高端市场,难以成为品类心智的领导者。

第三类是顾客型增长,如无印良品、babycare这样的品牌+零售型企业。

高复购率和高客户终身价值的优势,是所有宠物食品企业的共识。现阶段的难点是平台的割裂,不通过技术手段,企业甚至不能识别同一个顾客的跨平台购买,又何谈顾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所以,不要沉迷于平台的计算的人群资产,也不要沉迷于店铺会员数量,那些资产都属于平台。

我认为两层顾客资产最有价值,第一层是自有平台沉淀的会员,如自有电商平台购买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可以导入到自有平台(如扫码验真、积分兑换等);

第二层是付费会员卡用户或者预付费用户,事实证明,无论是零售业的开市客、天猫,还是餐饮业的海底捞、喜茶,付费会员永远是品牌最核心的购买力。

这是一条暂时还没人走的路通的路,所以更有战略价值。

产品型增长,渠道型增长,顾客型增长,这不是一个简单分类的过程,企业的增长观应该反应在企业组织架构、资源分配,财务管理等各个运营动作上,详细的问题,以后找机会再深入探讨。

 02.识别关键增长动作         

审视企业的经营系统,找到对最终结果影响最大的动作。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阐述了一套完整的以产品为核心的增长动作拆解,包括“品牌+品系(品类特性)+品类”的品系构建法则,从价格带角度做品系延伸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看我专栏里的内容。

而如果从渠道视角出发,电商平台开店并不能算是渠道的关键增长动作。

相信大家都听过,可口可乐传奇总裁罗伯特•伍德鲁夫的名言:“即使可口可乐全部工厂都被大火烧掉,给我三个月时间,我就能重建完整的可口可乐。”至今大家依然引用这句话来证明品牌的价值。

如今距离当时的语境已经过去百年。我们不得不承认,与品牌力相辅相成的是可口乐乐的渠道力,仅在中国市场可口可乐就有超过400百万个终端。

可口可乐的3P理论,“无处不在(Pervasiveness)”,“心中首选(Preference)”,“物有所值(Price to value)”,其中第一个P讲出了渠道能力的精髓——无处不在。

产品是明牌,渠道见功力。

对于快消品而言,爆品是冲开渠道的工具,渠道建设是前置化投入,但是随着产品线的丰富就可以摊薄成本,增加粘性。

所以,我们看到面对元气森林的挑战,从可口可乐到农夫山泉首选在渠道对其进行狙击。

即便是在宠物食品行业,“无处不在“的渠道能力也是最核心的能力,从线下终端到电商平台,从大众媒体到社交媒体,场域变了,本质没变。

我们看到的曾经风靡一时的流量打法,无论是淘宝的直通车卡词、抖音的KOL群推,还是小红书的搜索占位、钓鱼贴、评论区运营,都是在新环境下重复“无处不在”这件事。

平台的算法是信息茧房,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做每个人的”无处不在”,那就聚焦资源做核心人群的“无处不在”。

任何以搜索为核心的平台都适用于这个思路,通过人群细分,在消费者购物旅程的节点去影响消费者,具体方式详见《宠物行业的2024|一文讲透小红书红利》

同样,未来三年也是宠物食品企业培育线下能力的关键期,毕竟客情关系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靠时间积累的才能算是壁垒。

③提升增长效能

效率你可以用时间补,但是效能不行。

        这里不指一件事,而是所有事。比如团队,团队的年轻化是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年轻代表没束缚愿尝试的同时,也代表了缺少眼界和经验。

         我们都知道很多事,不靠吃亏是不能成长的。

        所以,当企业的动能从机会性增长切换到结构性增长之后,增长乏力是大概率事件。

即便是蒙牛、伊利、达利这些当下的快消巨头,在刚起步的时候,也是成批次的引进国际或台湾快消品公司的团队,不是简单挖几个人,而是去引入这些公司的管理体系和营销打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做改造。

团队的学习能力固然重要,但更大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更重要。

我们衡量一个人对企业的价值,不仅要看他在职时,更要看他离职后,用对人固然重要,能否把一些好的方法和体系,引入并沉淀到公司里更为重要。

02.关注企业战略,即从关注当下的竞争到创造未来的垄断

我以前很少在这个公众号写“战略”这样高级的词,但当下这个变革时代。哪怕讨论通俗如“赚钱”这个话题,你也需要懂点战略。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只有买家之间的竞争和卖家之间的竞争。

翻译成人话是,你拿到的工资,不由你的工作表现决定,由你同事能接受的最低工资决定。所以,大小周的尽头是996,996的尽头是007,因为总有人要比你更能卷,怎么破?

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把建立竞争优势的方法简化为两个策略,要么成本领先,要么差异化。成本领先我们可以理解为主动参与竞争,降低工资,增加工作时长,向老板提供性价比。但你一天就24个小时,这种卷总有极限。

那差异化呢,就是避开大多数人都拥挤的打工赛道,去创业创新。当然这同时,也失去了生活的确定性,甚至意味着较大的风险。

上面这番话,是每个创业者在开始之前一定都看清楚的,但是,为什么企业经营到一定规模后,又主动回到了卷产品、卷流量的路上了呢。

因为开始追求确定性,而企业经营也陷入一直解决眼前问题的惯性。

阿诺尔特.威斯曼说:“一个问题的解决,总是依赖于与问题相邻的更高一级的问题的解决。”

实践证明,经营中棘手的问题,往往是结构性的,靠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是解决不了的。

所以,企业必须做战略规划,从站在更高的视角去解决问题。

这里讲讲我对战略规划的理解,至少有三个层次,短期是增长,中期是利润,长期是护城河。

增长很好理解,利润的概念做下说明,熊彼特说“企业没有创新获得的微薄利润不是利润,是社会付给企业的“管理者工资”。

我们看全球最赚钱的公司基本都有垄断属性,不是资源创造的垄断,就是创新创造的阶段性垄断。

创新是手段,垄断是目的,这种阶段性的垄断是如何形成的呢?通过建立护城河。

所以,做战略规划就是要积累资源,形成长期的结构性竞争优势(即护城河),以达到或者接近阶段性的垄断效果(人为垄断)。

大家都知道,护城河概念是巴菲特投资理念中的重要观点,但什么是护城河,什么不是护城河,却鲜有人深究。帕特.多尔西在长期研究巴菲特护城河理论后,给出了这样的结论,“优质的产品”、“高市场份额”、“卓越的管理”、“高效的执行”都不是护城河。

而在他的著作《巴菲特的护城河》中,他对企业护城河的来源做了这样的阐释,如下图: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

在讲结构性增长时,我讲了,中国的宠物食品企业,第一种路径会成为玛氏和雀巢普瑞纳,第二种路径会成为无印良品和babycare。

第一种路径是大多数人走的,而第二种路径难度会更高些,但走的人会更少。中国宠物行业独特的电商环境,叠加中国消费者对宠物食品的认知水平,让中国市场有机会诞生以宠物食品为基础的,自有品牌+全品类+自控渠道的宠物零售品牌。

简单梳理一下,原因有以下四点:

①当下中国的消费趋势表明,消费者正在经历一个品牌祛魅的过程。

②网易严选、京东京造这些渠道品牌的成功,可以说明消费者在做宠物品类购物决策时,对非专业品牌有较高的接受度。

③宠物食品作为宠物行业最强势的品类,是品牌最好的入口。

④“性价比”的在小红书的高搜索量,说明小米式的感动人心的产品+厚道的价格,在宠物行业一定有效。

当然战略不是简单讲个方向,而是要靠一组独特的经营活动来支撑。对于“独特的经营活动”华杉老师总结的最好,1、有独特的价值;2、总成本领先;3、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前段时间,名创优品卖猫砂的新闻在宠物行业内掀起一点波澜,有人说这是名创优品主业不行了。我认为名创优品都有能力卖好猫砂这个产品。

之前做咨询项目的时候,曾深入的研究过名创优品这家企业。无论是产品创新,门店管理,还是消费者运营,这是一家有独特经营活动的企业。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

所以,名创优品的“三高、三低”只是一种战略诉求,环环相扣,让企业不断获得优势的运营活动才是精髓。

在此之前,无论是伊利、还是三只松鼠做宠物食品都没掀起什么风浪,因为他们他们之前在主业积累的渠道、研发、供应链资源,在宠物这个赛道并没为他们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一进来就是卷产品和卷流量,结局可想而知。

     03.关注品牌,即从提供产品价值到提供精神价值

做了将近20年营销工作,接触的很多老板,第一次见都会提到“我要做品牌”,其实每个人说的“做品牌”意思都不太一样,对什么是品牌,以及怎么成为品牌则各有各的看法。

       菲利浦科特勒、大卫∙奥格威、大卫∙阿克这些大师都定义过品牌,但都过于理论化。我认为最贴近实战的是《品牌双螺旋》这本书里提到的,在此我简单梳理一下。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

首先作者认为市场上大部分的品牌都不是品牌,只是商标,而商标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白牌,比如拼多多和抖音上的很多产品,比拼的是价格力,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

第二个层次,厂牌,比如康师傅、统一,你说品牌代表什么吗?本质就是信任,他们擅长通过渠道能力,把产品渗透到了各个终端。

第三个层次,名牌,有知名度,也有心智占位。比如依靠分众迅速进入消费者心智的各个品类首选。

第四个层次,品牌,是从产品价值到品牌价值观上的差异化优势。比如迪士尼,有那么多游乐园的品牌,但只有迪士尼能点亮你的心中绮梦。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现阶段宠物行业90%的品牌都只能算白牌。从白牌到品牌,我认为至少要做好三重叙事,这三层越向内,越是企业的动力。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

现阶段大家做得好的是第三重,产品系列的叙事,讲好某个具体的产品,能为消费者提供怎样的差异化。这也是我之前讲的最多的部分,就不做赘述了。

而对于第一重和第二重,大部分品牌是空白,或者说,讲了些看似正确的废话。

第一重叙事——品牌使命

很多人一定不认同这个观点,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Brand Book里的一句话,或者是一条挂在公司墙上的横幅。

相信每个创业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最初那个目标达成以后(比如通过赚钱改变生活),你会经历一个目标迷茫期。这会比企业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更让你觉得痛苦。

西蒙.斯涅克在2012年写了一本书,《Start with why》揭示了这其中的原由。

大脑外围的新皮质进化较晚,主要功能是空间推理、意识及语言,对应着怎么做?做什么?

边缘系统控制着情绪和感受,比如忠诚和信任,对应着为什么?

因为只有知道了为什么要做,才能知道要做什么和要怎么做?

这也是品牌使命的价值,

是品牌圣经:精神力量源泉,对内感召同志,对外吸引消费者

是品牌宪法:决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是品牌指南针:划定业务边界和方向

德鲁克曾这样解读企业使命,“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企业不是为它们自身而存在,而是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存在,为满足社会、社群以及个人的特定需求而存在。它们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人们不是问‘它们是什么’,而是问‘它们应该做什么’以及‘它们的使命是什么’。”

华杉概括得更加精辟,企业的经营使命就是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大,企业的发展空间越大。

在写这段文字之前,我在宠业家公众号的内容里搜索“品牌使命”这几个字,找到了很多品牌对外宣称的使命,但大多是这样的句子,“我们一起爱猫爱狗爱世界”、“守护爱宠健康成长每一天”、“让养宠生活更美好”,我觉得这些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从阿里巴巴的“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到小米的“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这些话至今让我感动。

好使命包含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着力点,还有人文关怀

你也许可以做出好产品,你也许可以实现心智占位,但都解决不了消费者因何爱你。我认为这也是中国品牌普遍短命的原因之一。

纵观宠物行业,只有喵梵思的“让养好猫不再成为负担”可以算是一个合格的使命。这个使命也指导着喵梵思在产品定价、消费者沟通这些经营层面的策略。

我们可以预见,随着代际的迁移,新一代的消费者将更在意品牌有自己的态度和积极的价值观,更希望品牌可以赋予生活更多的意义,更期待品牌成为自己兴趣的培养者。

第二重使命是营养哲学。

很多品牌很善于发掘产品的差异化,却鲜有完整的营养哲学,现阶段对研发的理解还停留在与某大学联合研制。

从品牌使命、营养哲学到产品表现,是一脉相承的。

冠能的使命是“以全球前沿科技,提升宠物的生活品质”,落实到营养哲学层面是”以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来扩展营养的边界“,而落地到产品层面我们能看到改善老年犬记忆力的犬粮,延长猫健康寿命的猫粮,防止猫毛过敏的猫粮,安抚狗情绪的宠物益生菌。

而在行动上,冠能长期赞助WKC犬赛和举办Incredible Dog Challenge。普瑞纳长期支持全球的宠物营养和医疗研究机构。

而创立于2002年的BLUE BUFFALO ,与雀巢普瑞纳针锋相对,依靠一套完全不同的叙事成为美国市场第三大品牌。

BLUE BUFFALO以防止宠物癌症而生为品牌使命,遵循着“用做人类美食的标准来做宠物食品”的营养哲学,而TURE BLUE PROMISE是所有产品的一致法则。

在行动上,BLUE BUFFALO设立宠物癌症研究基金,支持宠物癌症医疗的发展,并在广告中长期强调与其他品牌的成分对比。

宠物行业的2024|比起产品和流量,我们更要关注这三件事

最后,想引用钟总在节目中对农夫山泉接班人的标准来结束这次分享,这既是对人优秀企业家的要求,也是对优秀企业的要求。

“首先需要的是善良,足够的聪明,然后利他,有创新性,不因循守旧,敢于打破常规,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勇敢。

热门推荐  热门推荐

月榜
年榜


    - 更多热门信息持续更新中 -